万源借力公益广告助推金融教育
为切实做好“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工作,人行万源支行采用新媒体宣传方式,借用多方平台,在万源市人民政府网、大巴山传媒网、辖内银行业机构营业场所以及萼山剧场大屏幕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视频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利用视频传播直观简洁、通俗易懂、画面感强的特点,用60秒征信公益广告向广大群众讲述了信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活动以宣传个人信用的重要性为主,围绕“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主题,力求拓宽征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的人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万源市人民政府、万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受到了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同时也营造了辖内“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氛围。
宣汉县金融教育走进青年创业培训会
6月8日,宣汉县团县委组织召开了“青年创业我在前,脱贫成果秀风采”青年创业项目培训会。人行宣汉支行通过与团县委积极沟通协调,把金融知识培训、金融支持青年创业等内容纳入培训项目。培训会上,人行宣汉县支行志愿者就什么是征信、征信的作用、征信与我们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达商行宣汉支行志愿者介绍了相关信贷产品。参会的青年创业者对征信知识产生了极大兴趣,纷纷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对征信的认识,并表示将在创业的路上倍加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做诚实守信的创业者。
大竹县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维护自身权益,人民银行大竹县支行于6月14日,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宣传网点多,受众面广。此次宣传活动选在人流量较大的煌歌广场作为宣传点;同时,督促和指导各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柜台摆放征信宣传及产品资料,并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征信宣传口号和征信宣传知识。二是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开展现场讲解和咨询,摆放宣传展板和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征信知识。据统计,宣传当天共接受现场咨询100余人次,向群众共发放征信知识宣传手册和传单4000余份。三是宣传效果良好,群众认知度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宣传活动,认真阅读宣传资料,详细咨询疑问。此次活动得到了地方党政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进一步帮助广大群众加深了对征信知识的了解,增强了群众保护自身信用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通江县将农村金融教育融入扶贫行动计划
为积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奔康,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月29日,人行通江县支行主动与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对接,将农村金融教育融入中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并对通江县农村金融教育发展现状、取得成效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同时,对扶贫移民部门提出了合作建议。一是明确工作意义。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作为金融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提升农民的金融素养并逐步引导贫困人口借助金融手段改善收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扶贫志愿者充分认识到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做好“金惠工程--农村中学金融知识普及等重点项目,扎实开展好对农民及中小学生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充分促进农村金融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发挥。二是塑造金融技能。希望各扶贫志愿者立足宗旨、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将农村金融教育融入扶贫开发工作中,积极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沟通衔接,不断加强对金融产品、货币信贷政策、征信文化建设、现代支付手段等常见金融知识的学习、了解,不断强化对金融法律知识的认知和重视,紧密结合扶贫工作的各项政策,切实为农村金融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知识与技能储备。三是做好知识宣讲。希望各扶贫志愿者切实通过深入农村居民开展调研走访等途径,全面掌握金融知识盲区,切实根据年龄阶段、知识水平及金融服务需求特征等因素,细分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一方面,适当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农村金融服务体验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充分结合连片扶贫开发工作,有力依托一对一帮扶平台,积极开展好对农村贫困居民的金融知识宣讲活动,提升县域农村贫困居民对信贷产品、农村保险等知识的掌握水平。另一方面,根据工作对象的实际状况,找准利用金融脱贫的切入点,制定可行性强的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方案,充分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运用金融工具助推特色项目发展。
通江县为创业者上好第一堂金融课
2 月26 日,“通江县2016 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活动”成功举办,为促进创业人员更好适应经济转型发展方式,提升运用金融手段助力创业项目发展壮大的能力水平,农村金融志愿者通江小分队切实通过有效举措组织开展了为创业人员上好第一堂金融课的活动。一是强化观念树立。活动中,志愿者密切结合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切实提升现场意向创业人员认识到金融是贯彻落实中央、地方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有力信贷支持及金融服务,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壮大,对带动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贫困户等群体就业及为服务加工、生产销售等行业领域注入新生动力效果明显,并为扩大创业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民生改善及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关键。二是做好知识传递。志愿者认真开展好金融政策和金融咨询,切实对支农再贷款、创业贷款等支持创业就业有关信贷产品进行介绍推广,同时,对有关金融消费观念转变、信用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宣讲,力争做到既为现场创业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渠道,也为帮助掌握金融知识、养成良好金融消费习惯奠定基础。三是指导政策运用。指导创业人员结合银行机构信贷支持指导意见,充分根据自身发展的能力水平及技能特长,结合党委、政府的发展规划,依托地理条件优势及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紧密集合扶贫攻坚总体布局,制定创业项目的发展方案,积极通过支农再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小额保险等金融产品及服的务杠杆效益及保障作用促进创业项目茁壮成长。
通江县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为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行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通江县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以“权利·责任·风险”为主题,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利用集中宣传大平台,上好金融公开课。组织银行业机构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联合县市场监管局于3月15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集中宣传活动,结合摆放宣传展板,散发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等路径,积极为各类消费群体开展好知识宣讲。活动中,共散发宣传手册5000份,接受金融知识咨询20余次,惠及人群2000余人。
——依托助农取款服务点,开展金融大讲堂。指导涉农银行机构以助农取款服务示范点为依托,通过搭设宣传台等方式,积极为当地利用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查询、取现、转账、缴费等业务的群众百姓开展有关银行卡使用、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金融消费投诉等现场宣讲,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扶贫小额贷款、人民币防伪等有关知识进行了传递。
——借助短信媒体等渠道,引进金融小帮手。一方面,通过办公场所、营业网点等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相关金融知识;组织骨干力量,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理机制,畅通投诉受理、处理渠道,及时高效地受理,3·15活动期间未接到有关金融业务的投诉事项。另一方面,组织各金融机构志愿者们依托自身渠道,做好网点宣传,并通过发送编辑内容为人民银行“2016年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提醒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识别金融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的短信,开展好短信宣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短信6000余条。
达州市金融学会与四川文理学院共建金融教育基地
2016年6月13日,达州市金融学会、工商银行达州分行与四川文理学院在四川文理学院莲湖校区举行银校合作暨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议签字仪式。达州市金融学会会长肖启义与四川文理学院校长王成端签署了“银校合作框架协议”, 达州市金融学会会长肖启义、达州市金融学会副会长王毅与四川文理学院校长王成端签署了“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为达州市首个市级“诚信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并开展了以“抱诚守真·以信为本”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阿坝中支助推诚信文化建设
人民银行阿坝中支立足金融扶贫攻坚工作,围绕“诚信阿坝”建设,着眼“四个层面”的受众需求,分类推动信用知识“六进”活动,实现信用宣传普及多点覆盖,切实提升社会诚信文化水平。一是着眼领导决策层面,推动金融知识进党校、进机关。加强与州委组织部和州党校的协调,与党校达成长期开设课程的合作,将金融知识纳入党校教学课程。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州委、州政府共同印发的《阿坝州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实施意见(2014-2020)》和《阿坝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并指导各县政府分别印发《旅游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专项部署。二是着眼农牧群众层面,推动信用知识进寺庙、进村寨。依托助农取款服务点,制作藏汉双语、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安放电子触摸屏,通过服务点商户进行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金融知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策。联合民宗委、佛教协会印发《金融知识进寺庙活动实施方案》,在6个县确定7个寺庙作为金融知识的宣传点,面向僧侣开展宣传活动23场次,参与金融机构67家次。三是着眼在校师生层面,推动信用知识进校园。联合阿坝师院以“学生必修、校本授课”的模式,率先于全国民族地区推动金融知识在高校的普及。协同阿坝师院深化金融教育研究,《藏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征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列为省科技厅重点课题,并签订了课题研究任务合同书。联合州教育局印发《阿坝州金融知识进校园行动计划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金融知识覆盖全州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学的目标任务。四是着眼社会公众层面,推动金融知识进社区。牵头组织金融机构在社区、街道开展现场集中金融知识宣传,督导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利用LED屏幕播放金融知识、向贷款客户作金融知识讲解。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媒体媒介持续不断地开展宣传
遂宁中支多项措施加强高校诚信文化建设
人民银行遂宁中支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川职院”)试点推进高校诚信文化建设,力求“建成一个基地、树立一个导向、强化一种氛围”,取得积极成效。首先是评估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和诚信资助机制。2015年以来,川职院根据与遂宁中支签订的教育合作协议,已在2个院系开设《现代征信学》课程,以此为基础,遂宁中支切实深化行校合作征信教育。一是开展征信教育评估。客观评价《现代征信学》课程开设成效、师资配备、教材实用性,形成了尽快扩大教学范围、编写完善教材等共识,务求不断完善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使金融教育取得实效。二是评选优秀学生。根据金融课程教学情况,行校联合评选了10名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和10名励志扶贫助学金获得者,激励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诚信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次是拓展合作领域,共建诚信文化教育基地。6月14日,遂宁中支与川职院签订《共建“遂宁市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备忘录》,并进行教育基地授牌。双方议定在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共建工作,一是拓展合作深度,扩大《现代征信学》授课范围,并以市金融学会为平台开展金融研究;二是拓展合作宽度,发挥川职院在辖内职业院校的影响力,以联合授课、人员交流等形式向其他中职院校输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三是拓展合作广度,成立校园诚信知识宣传志愿者队伍,行校合作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四是强化诚信导向,将诚信大学生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金融扶持措施落到实处。第三是加强主题宣传,强化诚信意识。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之际,遂宁中支和川职院联合主办“我诚·你信首届大学生征信论坛”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该活动围绕“我诚·你信——征信教育、大学生在行动”的主题,一是开展“我与征信”主题征文。征文活动收到50余篇投稿,经专家评审,18篇优秀作品获奖并在全校展示。二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文化演讲比赛。选手在比赛中畅谈对诚信的认识和对征信的理解,6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三是开展征信案例讲解。遂商行信贷负责人围绕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守信和失信案例,就信用记录对大学生工作、生活的影响进行讲解。四是开展诚信签名。200余名大学生现场签名,承诺践行“努力学习,诚实考试不作弊;清白做人,求职学历不造假;诚信借贷,及时还贷不拖欠”的倡议。
Copyright ©2017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671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