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郓城强力推进“金惠工程”工作开展
发布时间:2014-12-23          点击率: 634

    2014年11月13日,在郓城县人行三楼会议室,召开了贯彻金惠工程工作推进会,人民银行巨保银同志主持了会议,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三家涉农金融机构“金惠工程”一级志愿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三家涉农金融机构就“金惠工程”开展情况做了进度说明,金惠工程志愿者吕玉伟对郓城县试点乡镇开展“金惠工程”情况做了汇报,最后,协调小组主任巨保银副行长就“金惠工程”相关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重视金惠工程工作开展,年底将相继开展评选评优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各行工作开展情况综合评价。二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金惠工程工作2014年为试点年,2015年为强力推进年,我们要加大招募二级志愿者力度,把热爱公益事业的有为青年,招募到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来。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志愿者培训的同时,积极排除志愿者培训过程中的工作困难、时间冲突、及生活困难,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把郓城农村金融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诚信是金

    编者注:郓城开展“金惠工程”项目以来,金融机构各级志愿者拓展思路,想办法,出主意,收集了一些亲身经历的素材作为教材,在培训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农民朋友的共鸣,此为节选。

    2013年10月,因工作调动,我来到现在的单位。办理工作交接需要核对借据,就在我核对借据时,一份泛黄的借据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仔细一看,竟是一份长达10年的还款记录,多的时候三四百,少的时候就几十元,从2003年到现在从未间断。“哦,这人是梁老汉,可讲信用了,到月就来还款,前几天刚来过,借据上都快没地方写还款记录了。”旁边的同事见我盯着这份借据看,告诉我说。这该是什么样一个人?能坚持还账十年之久,我深感疑惑,更充满好奇。

探访

    没多久,我有机会去了趟梁老汉家。看着这个穷途四壁的家,我很不解。近年来,社会信用缺失、人心冷漠,受人援助而不知感恩、路有不平选择“沉默是金”、欠债不还引以为荣,把各种丑行陋习视为豪爽之举的比比皆是,可是……“进来喝口水吧。”梁老汉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打量着这个瘦小的老人,我情不自禁的走进这个农家小院,坐了下来,我想听听他的故事。

    “大爷,您知道还欠多少贷款吗?”我随口问到。老人答道:“咋不知道,还欠1317块,争取明年上半年还完。”我又接着问:“那您能给我讲讲贷款是怎么回事吗?”“哎,一言难尽,我身体一直不好,2003年,老伴又身患重病,为了给老伴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我看着村里不少人都靠养鸡挣了钱,就琢磨着也搞搞养殖,看能不能挣点钱,改善一下生活,也好给老伴凑钱治病。于是,就找亲戚借了1万块钱,又去银行贷了2万,谁知道老伴的病情每况愈下,我是一边养鸡,一边照顾老伴,鸡没养好,反而把本钱也搭进去了。不久,老伴撒手人寰,剩下我一孤老头子和一屁股债。”说完,老人眼角泛起了泪花。

信任

    我有些同情他,说:“看您生活挺苦的,没有稳定的收入,又是一个人,可您为什么还坚持还款,没想过不还吗?”梁老汉有些不高兴,说:“做人咋能那样?当年我贷款的时候58岁,马上就不符合贷款条件了,我找了一名吃公家饭的做担保,银行立马就给办了,一点也没含糊,这是啥?是信任!就凭这,咱也不能赖账。别看我快70岁了,身体也不好,可只要一天不死,账我就会一直还下去。再说,人家给咱担保担的也是信任,我要是赖着不还,让别人替咱还,还有啥人情味,你说是这个理不?”老人话语间不失坚定和乐观。此刻,我看到这个普通老人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人与人之间那份不应缺失的、沉甸甸的信任。

心愿  

    眼看贷款要结清了,可不知怎么了,梁老汉这两个月没来。我心里惦记这位老人,正好快到中秋节了,决定去看看他。当我拎着米面来到他家时,发现大门紧锁,好心的邻居告诉我老人刚去世,我听后犹如晴天霹雳,去年见他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就……邻居让我去了他侄子家,小伙子听说我是银行的,赶紧拿出老人的遗物,厚厚的一沓还款凭证,还有些许零钱,小伙子哽咽着告诉我:“大爷的胃一直不好,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胃癌晚期了,医生没让做手术,让保守治疗,可没坚持两个月就……临终前再三叮嘱我去还钱,他说要清清白白的离开这个世界,不留任何污点!”我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后记

    “言不信者,行不果”,古今中外,诚信都是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而如此诚上加诚、信中有信之人,我今生第一次遇到,老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我铭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