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七部委《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人行淮滨县支行联合县扶贫办、邮储银行淮滨县支行深入开展扶贫贴息贷款到户工作,贴息贷款余额、贴息资金使用率均居全市第一,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大别山边陲,是鄂豫皖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12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现辖19个乡镇(办事处),289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其中农村人口64万人。境内淮河支流四面环绕,淮河干流横贯全境,承担着上游2省5市23个县(市)3万多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任务,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洪涝灾害频发,建县60周年,有56次发生洪涝灾害,因灾致穷,穷上加灾,恶性循环。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贫困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再次被国家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在国家强力支持“三农”和中央、省、市有关单位帮扶下,淮滨县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取得很大发展,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近五年来共解决温饱人口16.7万人。
虽然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淮滨县支行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部署,指导淮滨县邮政储蓄银行承办扶贫贴息贷款工作,与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积极履行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积极履行扶贫开展金融服务工作职责,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至2010年,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921万元,2011年起,扶贫贴息贷款走上了合规、快速发展的道路,2011年至今,通过申报、扶贫办审核,全县已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6241.5万元,2011-2014年扶贫办确认贴息金额329.9万元。截止2014年10月底,扶贫贴息贷款余额1080万元,当年贴息金额65万元,占全年贴息额的92%。将扶贫贴息贷款发放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优先扶持贫困村贷款发展生产,适当对家庭农场及农业合作社给予扶持贷款贴息扶持,帮助发展新型农业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养殖、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已累计扶持3342户,1.17万人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7万亩,发展畜禽养殖10.2万头(只),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其中贫困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沟通,简化程序。县扶贫办和承办银行沟通顺畅,签订了扶贫贴息贷款合作协议,协议中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在坚持精准扶贫和总额控制、落实到户的原则下,扶贫办对贫困户贷款申请不再采取村、乡、县层层审核把关的做法,由承办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对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规范操作,防范风险。充分考虑并支持金融机构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对象范围先由扶贫办审查后将扶贫对象数据提交给金融机构,运用扶贫数据平台对贷户进行识别,并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三是加强宣传,示范带动。邮储银行制作喷绘彩图,在每个贫困村的村务公开栏进行张贴,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贷款宣传折页,发到重点村的农户,扩大宣传覆盖面,在观念、智力上引导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有力促进了淮滨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针对淮滨县农民创业项目进入加速发展期的实际,金融机构及时对这些项目因势利导,依托扶贫办贴息资金的有力支撑,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到贫困村建立产业示范基地,以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四是解决问题,履行责任。在扶贫贴息贷款运行过程中,针对贴息资金到位周期长(贷款归还后贷款贴息补贴到位时间平均为90天)、还款方式不灵活、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贫困户贷款后从次月起逐月等额本息归还贷款)的问题,人民银行淮滨县支行、县财政局、县扶贫办、承办银行共同协商,采取预拨贷款贴息资金、灵活选择还款方式的办法,共同解决扶贫贴息贷款面临的实际问题,履行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社会责任。五是创新模式,助推创业。根据国家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淮滨县还有13.2万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21.92%)、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112个(占全县行政村的38.8%)的实际,淮滨县金融部门和职能部门借鉴学习外地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新模式。设立惠民扶贫贴息贷款担保基金。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办法,由财政部门和扶贫办设立惠民扶贫贴息贷款担保基金,按照1:5的比例对扶贫贴息贷款进行担保,并在贷款损失时由担保资金给予代位清偿。首批100万元担保基金有望在年底前到位。建立扶贫贴息贷款补助机制,对有项目支撑、真正属于贫困户创业农户,全部纳入金融扶贫“百千万”活动,争取主办银行制度,搞好金融服务。除了对贷户申请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进行贴息外,再按照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不但能减轻贫困户利息支出压力,还能额外得到一定补偿,充分调动贫困人群创业和银行放贷积极性。
Copyright ©2017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671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