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播撒“金惠”种子——吴晓灵名誉理事长接受金融时报专访
发布时间:2013-06-28          点击率: 694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当选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第五届理事长后,倡导并推出了一个农村金融教育项目——“金惠工程”,并将其作为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日前,记者就“金惠工程”作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的公益项目,采访了吴晓灵女士。

  吴晓灵对记者说,为什么我们要在国家贫困县搞农村金融教育?就是想通过金融教育,让农民懂得最基本的金融知识,从而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这个人群中的可获得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通过农村金融教育,可使贫困地区的农民获得更多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些年,尽管我们银行系统、信用社都在搞金融诚信教育,但有些地方开展的不够深入,由于农信社向县城集中,农村金融教育和服务就更加欠缺,所以我们想在金融教育比较薄弱的地方去做这项工作。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直接向农户普及金融知识,后来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现在农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他们文化知识水平低,接受教育培训的能力也较弱,所以从2012年起,我们对受训对象做了调整。开始针对农村合作经济,面向生产和购销合作组织以及农村中学生开展金融教育培训,让这些人懂得基本的金融知识。

  我们国家的农民要想摆脱小农经济束缚,还是要走规模化的道路。农业规模化就两条路,要么是土地兼并,办大农场,要么是由大企业搞农业基地、产业基地。大量的农户需走合作金融的发展道路,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同样的标准下进行生产。这就需要在农村普及合作经济的知识,然后让农民自发组织在一起搞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日本、韩国等国家,包括台湾地区都是走“农民协会”这条路,中国目前也在这方面做尝试和推进。

  我们面向农村中学生开展的金融知识普及,已编写了教材并开始进行试点。农村初中学生将来进城务工,或求学深造都需要金融知识,即便未来回乡务农,有了一定的金融知识,对学习运用金融工具也有好处,这正是我们搞“金惠工程”的主要目的。

  当然,“金惠工程”并不局限在农村,也会面向城市人群,今年我们已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设立了“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还与中国金融博物馆合作开展了“中国公民金融素质调查”,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利于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

  记者:请您谈谈农村金融教育在整个“三农”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吴晓灵: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总的来看,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三农”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三是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意识,农村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信用环境相对落后。

  实施“金惠工程”,推进农村金融教育,对提高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金融知识水平,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及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农村地区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解决“三农”发展经济融资难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实施“金惠工程”这些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主要在哪些方面?

  吴晓灵:“金惠工程”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推广农村金融教育而设置的专项项目,其目标是在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以国家级贫困县为单位,实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自2008年起,“金惠工程”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分步实施。试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四川仪陇、南江,贵州普安、安龙4个县进行试点;第二阶段试点县扩大到四川、贵州、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湖北、江西等13个省(区)的66个县,包括今年试点地区新增的8个县。

  “金惠工程”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依靠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各级分支机构作为主要组织推动者,通过基金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作为实际执行者。自项目开展以来,“金惠工程”得到所开展地区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帮助选拔和组建了项目志愿者团队。以当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为主体的青年人热情参加,成为基金会的志愿者,利用工余时间担当金融知识普及培训的使者。

  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金惠工程志愿者分为两级:一级志愿者以县域金融机构业务骨干为主,每县3至5人,主要负责对二级志愿者进行培训并指导二级志愿者开展农户培训。二级志愿者以乡村干部当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为主,负责对项目最终受众进行培训。

  由于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是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必经阶段。所以,目前基金会正在开发实施面向农村中学生的金融知识教材和培训活动,使他们较系统、较规范地接受金融知识早期教育,希望效果会更好。

  “金惠工程”的另外一个工作重点是推动农村基层金融组织创新的发展。为解决常规金融体系不能服务边远和基层乡村的问题,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适应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制度创新途径之一。基金会组织编写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准备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金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农民银行家”尽快具备基本的金融从业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其水平,从而支持和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

  吴晓灵告诉记者,“金惠工程”自实施以来,得到国内外许多金融机构的认同和支持。作为基金会理事单位的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给予项目经费、培训场所与便利等多方面的赞助;国际机构如花旗集团、VISA公司等也在资金、教材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目前,金惠工程已推广至全国12个省(区)70个县,志愿者人数达到2700多名,有92万余人次先后接受培训。已举办金惠工程志愿者培训班十一期,培训志愿者830多人次,表彰优秀志愿者150多人。

  记者:请您谈谈“金惠工程”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吴晓灵:主要困难是项目经费不足。“金惠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依靠志愿者的力量,但基金会每年只能对志愿者给予很少的经费补贴,有些志愿者们在做志愿服务的同时,甚至还要自理交通、通讯费。同时,在组织志愿者培训和进行优秀志愿者表彰方面也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如果有更多善款,我们就可以有更多资源来开展这项工作,也能增加基层志愿者的积极性。另外,编写教材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目前有许多外聘专家都是义务服务,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不利于此项公益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有志于金融教育和公益事业的企业等,能够为农村金融教育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金惠工程”还处在发展提升时期,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认可与支持,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补充增加我们的力量;也希望进一步得到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大家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播散“金惠”的种子,为把“金惠工程”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公益品牌项目,为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而努力。